初识·印象
在火车上颠簸了40多个小时,里程4000多公里,终于在7月18日的下午3点,抵达了乌鲁木齐。家住石河子的一位朋友知道我要到新疆游玩的消息,便来车站接我,并邀请我去他家小住一段,用来“适应环境”。由于抵不住朋友的热情,所以也就随他一起前往石河子。
于是没有想到,刚下火车便又要坐上长途汽车。终于在晚上傍晚时分,抵达了石河子——这傍晚时分,或许仅仅是对于我而言。
时差
上海与新疆是存在时差的。虽然现在中国统一用“北京时间”,但是其实新疆还是有“当地时间”这个概念的,只是现在很少提到罢了。换言之,使用“北京时间”的新疆人民,他们的作息时间要比上海晚上两个小时。
七月的新疆,白天明显长于黑夜。所以即便到了晚上9、10点钟,依旧可以看见太阳。
在石河子的这几天,我的生活依旧:早晨8、9点醒来;下午1、2点吃午餐;晚上8、9点吃晚餐;直到午夜1点左右睡觉。其实这样的生活似乎和在上海的时候差不多(只是午餐吃得有些晚了)。
或许新疆的作息规律,真的很合适我。
天气
很喜欢7月新疆的天气,虽然中午和下午的时候,太阳挂在天上,室外机器炎热。但是,在楼房里,在树荫下,却感觉不到一丝闷热。
很久以来,第一次夏天不用空调,却觉得很舒服。
太阳渐渐下山的时候,天气便更宜人了。这时候出门逛逛,感觉很是清爽。
虽然朋友说,新疆的天气偏干燥,少雨。可是,似乎这对我并没有影响。与其呆在黄梅时节的上海,不如享受夏天的新疆。
新疆的晚上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冷,虽然在来疆的路上看见列车上显示“车外温度14°”,可是真的睡在开着窗的房间里,也不需要盖被子,睡了好几个晚上,没有被热醒,也没有被冻醒,真的很舒服。
似乎,我有些喜欢上了新疆的夏天了呢。
食物
其实,在新疆吃东西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。羊肉也不像先前被告知的那样有很强的膻味,和上海吃的烤羊肉串一样。只不过,辣了一些。
新疆的食物似乎都是放辣子的,面条、烧烤、似乎任何东西都少不了香辛料——除了馕和苞米(玉米)之类的。似乎西部这边特别喜欢用香辛料来诠释食物的美味。我倒没有不习惯,可是,吃多了以后,难免就会觉得,这里的食物,都是一个味道。不过,其实要是新疆人到上海,也会有同样的感觉,本帮菜似乎也是只有一个味道——甜。
石河子
在石河子的最后一天,婉拒了朋友的陪同。自己一个人,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游荡。虽然前些天朋友已经带着我在“市中心”吃喝玩乐了一番,但是我却更希望自己能够这样在悠闲的散步中,欣赏这座城市。
石河子应该是新疆汉族人聚居最多的地区了吧,其实家里曾经有亲戚也就是住在这里。乍看之下,这座小城,和上海的郊区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。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度过童年的闵行——也是一样的街道,一样的绿树成荫,一样的宁静。
这里的公交车比较短,座位也比较少,有些像90年代上海的公交车。这里的公交车站名,是以主要设施命名的,例如“XX商场”、“工商银行”、“中国石油”、“XX路口”之类的,很方便,如果你要去哪里的话,可以一目了然。而这里的道路,似乎用东南西北中,一二三四五就可以概括了。
前些天在幸福路步行街转悠——这里应该是石河子最繁华的地段了吧。这里的小吃也大多都是特色,拉条子,凉皮子随处可见。各个烧烤摊前也是门庭若市——似乎除了一家上海烧烤并不怎么“畅销”,我猜,或许是这家店沿袭了上海人的口味吧,所以新疆的人民并不喜欢。
马上就要离开石河子,真正地踏上一个人的旅行了,不免有些兴奋。因为是随意的行程,所以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将会去往何处。朋友推荐去喀纳斯与禾木,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宴艺之旅
今天下午回到了乌鲁木齐,开始在众多旅行社中挑选一家,报名散客行程。在乌鲁木齐火车站附近的旅行社,价格几乎都很低——似乎是在打价格战一样,每一家旅行社都把价格压得很低。选定旅行社签了合同以后,便开始和工作人员攀谈起来。
新疆境内旅游价格低的原因,也正是因为竞争激烈。因为境内旅游通常都是面向新疆本地人为多,所以也只能以低价来博取眼球。而低价势必导致附加费用的增加——通常四日的行程,最低报价甚至都在500以下,所以很多经典的区间车票、甚至门票都会有需要自理的时候。
工作人员强烈推荐我去大巴扎的自助餐宴,说“有表演,还有自助餐”,很是不错。由于当晚也的确无所事事,便购买了一张自助餐券。于是傍晚时分,便来到了大巴扎附近。
大巴扎是什么?这个问题困惑了好久,地图上虽然有很大篇幅的介绍,但是依旧让我摸不着头脑。是景观建筑,还是商业中心,是美食广场,还是一座城中之城……
最后我自己得出一个结论:大巴扎可能就是一个统称吧,就像类似于庙会的地方,就好比上海的龙华庙会。
感觉有些被欺骗了,自助餐并不是在大巴扎宴会厅,而是在木卡姆宴艺大剧院里。不过似乎也差不了多少,都是一样的新疆民族风格装饰,一样有着浓浓的民族风味。
但是,说实话,感觉自助餐挺粗糙的。如果是刚到新疆的外地游客,可能还会觉得不错。但是毕竟我在新疆已经呆了几天,所以感觉餐厅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菜肴。而且似乎这个“自助餐”的名号并不响亮——没有烤全羊、没有羊羔肉,有的只是一些小吃和普通的菜肴罢了。甚至于连“烤羊肉”都只能限量供应,每人每次两串——说实话,这两串可以说在量上还不及街边买的一串呢。
暗自庆幸没有用全价购买自助餐券,不然一定早就有了“被坑了”的想法。
整个餐厅很大,所以歌舞表演对于后半场的观众而言,并不能看的十分真切。而表演,似乎也就是不断的重复着相同的东西——感觉现场看到的与自助餐券上面展示的图片并没有太大差异。并且,表演过程中的商业气息也十分重,几次拍卖字画——一些甚至不知道出处在哪里的作品。
记得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,就是宣传哈密瓜了。一位大叔头顶几十斤的哈密瓜出场,然后开始介绍的天花乱坠——最后这些哈密瓜居然还是卖的,而价格——是论块卖的,可想而知有多么的坑爹。在乌鲁木齐的市场上,哪怕是火车站附近,其实哈密瓜、葡萄之类的水果也并不贵。
宴艺结束,在大巴扎附近转悠了一会儿,便打道回宾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