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来到松花江边,虽然没有见到雾凇,但是却看到了流淌着的松花江——原来松花江在吉林是不冻结的。太阳还没升起的江边,虽然有一丝凉意,但还是有三三两两早起锻炼的人。我指着晨跑的汉子,指着滑冰的妹子,用事实回应了小伙伴儿昨天的观点——东北还是有不少热爱运动的人。
吉林,我们就这么匆匆地来了,又匆匆地离开了,没有留下什么回忆,也没有留下什么故事……
吉林这一趟路途可谓遥远,从长春到吉林市,又从吉林市到敦化,再从敦化到长白山,一路上至少花了24小时吧。
因为是很小的一个团,也就四对八个人,所以一辆中型客车便足够了。我是最后上车的,所以坐了一个靠门的单座,但没想到这却是个绝佳的座位——前面没有座位,双腿可以充分地伸展,靠着这个座位,一路上单程3、4个小时我也毫无大碍。
这一次的导游姓赵,挺有意思的一个小伙子。长春人,家里是经营养猪场的,做导游只是兴趣爱好罢了。赵导让我真正地意识到东北人“不是自身条件好,而是装备好”的抗冻能力。比起我和小伙伴儿,赵导甚至都不及广东、台湾来的游客:当广东、台湾的游客都脱下租的军大衣时,他还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;当我和小伙伴儿把外套都给脱了的时候,他已经目瞪口呆了……
不过很多时候,赵导和马琳还是挺像的,他们都会说,“东北人的性格就是直爽,有什么就说什么,不会弯弯绕。”
其实按地域去给人贴标签,真的不是什么有涵养的行为。去香港前发生香港居民和大陆游客的冲突事件,但是当我说着一口普通话的时候,也没有遭到任何白眼。在新疆、在四川、在云南、在广西、在广东,现如今到了东北,遇到的人,个个都是友善的,并没有见到任何“传言”中的“刁民”。只是有一次在北京的巴士上,看见了一位长者对提着大包小包的一家三口“外地人”出言不逊,但身边的其他乘客,也是对他好言相劝,最终让这位长者冷静了下来。但是这真的只是很片面的一部分,比起其他热情之路的“本地人”来,这是多么小的一个“不和谐”。
似乎说得有些远了,还是把话题回到冰雪之旅吧。在从吉林市前往长白山的路上,我们还参观了敦化金鼎大佛。这座与香港天坛大佛遥遥相对的释迦摩尼的另一身,远望着长白山,庄严肃穆。
两年前见过了天坛大佛,如今看到金鼎大佛,像是老友重逢一般,甚是欢喜。我虽不是礼佛之人,但却也对佛尊敬有加。
似乎这些年的旅行中,我也得缘见了不少大佛,我也因缘入了不少寺庙,但是总感觉这空门似乎有些红尘之气了,这清静之地也需要扫除之帚了。不知道是如今出家人已经顿悟空即万象,六意有即是无了,还是如今庙宇之中,坐着的不是出家之人,而是打工之人。